首页 >  WEB3专题 >  正文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兰娅勋: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X”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23-09-15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联盟

编者按:2022年4月15日,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概况汇编(2022版)”荣誉出品,《汇编》大16开本,150万字,1400页,是业界第一本介绍、诠释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建设及学科规划的案头工具书。《汇编》的推出,缓解了高校之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专业建设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同时,《汇编》收录了85位专家编委寄语,以下内容节选自《汇编》,现予以公开发布,以飨网友。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兰娅勋: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X”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专业作为新兴学科,跨专业、跨领域、跨行业,对实验、实训、实践课程要求高,对双师型教师需求量大,对校企合作依赖程度强。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同时,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理论和技术具有普适性、迁移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X”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保障人才供给与人才培养质量。

人工智能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走向智能化时代。区块链为金融业务基础架构和交易机制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它的实现离不开数据资源和计算分析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融合生态,推动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主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专业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应依据促进新工科内涵建设的要求,推进大数据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形式,试点新工科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

由于区块链仍然属于较新的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而且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很多高校开设区块链工程专业,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区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区块链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和在实际应用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未来能在区块链项目系统设计开发、区块链项目管理、区块链系统服务等领域发挥创新纽带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和企业都还在摸索。

下一步,希望在联盟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完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强化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兰娅勋: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X”人才培养模式

兰娅勋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该同志致力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主要负责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两个职业本科专业的申报材料,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了广东省计算机应用工程高水平专业群的申报,作为第二负责人分别参与省质量工程项目“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省人社厅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移动互联实训室和软件综合实训室建设。主持和以排名第2参与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主持和以排名第2参与省厅级项目6项;主持和以排名第2参与校级项目6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编写专业课教材3本;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9篇,北大核心3篇,EI和ISHHP 检索4篇,出版专著1本,实用新型专利6个,专业技术咨询报告2篇。被评为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称号4次,排名第二参与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得3次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级各项技能大赛获奖8项,其中1项全国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办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兰娅勋: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X”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