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论坛 >  正文
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质效提升
发布日期:2023-06-2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记者采访发现,各银行机构针对专精特新等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已推出多种融资产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高。

设立专门机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等特点,是关键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工信部今年3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

为提升专精特新金融服务,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要求银行机构通过提升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等确保融资支持。

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银行争夺的“香饽饽”,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提高线上服务能力,但具体到一些细分行业,还有较大挖掘空间。

“为强化对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我们分行成立了8家专精特新专营支行,另设有5家专精特新挂牌支行。今年还将持续加大对科创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光大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赵聪博介绍,专精特新专营支行采取差异化考核机制和团队服务。银行也持续开发推出了多种融资产品,包括纯线上化自动审批产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以及政采融资产品等。

专精特新企业在初创期存在利润波动大、研发投入高、轻资产、缺乏合格抵质押物等特点。为此,银行也在探索更多元的金融服务模式。杭州银行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行通过行业研究数据,筛选细分行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以中长期流贷或项目贷款为核心,开展认股权证和科创投资业务,累计参与培育了超过230家科创企业上市。

探索全链服务

受益于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迈入加速发展阶段。围绕专精特新企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也持续加大服务力度。

海锅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银行对公司上下游企业的支持也非常大。”海锅股份财务总监李建告诉记者,“2022年初,公司首次获得了恒丰银行5000万元敞口授信审批额度。随后,银行对公司原材料供应商也提供了融资支持,间接支持了我们发展。”

恒丰银行张家港支行客户经理孙剑峰说:“我们了解到企业的主要供应商比较稳定,其中两家较大原料供应商分别是苏州迈格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和张家港保税区海锅贸易有限公司,均合作多年,同时海锅股份付款期基本在6个月到1年之间。”

“恒丰银行的供应链产品,由核心企业提供上游企业名单,并确权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名单内的供应商无需提供额外抵押,线上发起融资申请,能有效解决传统授信模式下中小企业准入难、担保难、审批难问题。”恒丰银行交易银行部供应链金融室副总经理曲启铭表示。

实际上,还有不少专精特新企业由于投入大、盈利能力弱等较难满足授信条件。商业银行对这类企业信贷投放的前提就是做好风险管理,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光大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对专精特新客群设置打分卡,借助大数据和模型风控实现对企业资信水平的数字画像。

另外,从银行角度来说,由于风控要求较高,还可能存在与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业务不匹配的情况。支持企业发展,需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产业扶持基金、风险投资资金向高风险、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倾斜,建立起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鼓励产业链内企业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形成产业技术、人才互补。

聚焦关键技术

当前,我国在电子通信、集成电路等多领域仍较多依赖进口,而攻克“卡脖子”技术离不开资金支持。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由于专精特新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银行相关业务难以全部覆盖。恒丰银行常熟支行行长朱克强坦言,对于业务员来说,“看不懂”的企业肯定存在,这也意味着一些有“高精尖”技术的企业和冷门领域的企业可能较难获得融资支持。

为引导更多资金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各地要继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提高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积极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加大对重点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支持,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福建省财政厅等部门创设“科技贷”“技改贷”“制造业融资支持专项贷款”等多项极具福建特色的政策性信贷产品,通过中长期财政贴息、外部增信和利率限高,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和省级重点技改项目融资。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抢抓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延期窗口,可以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投放。截至相关政策收官,115个项目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金额达65.22亿元。

据介绍,福建省多部门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技术流评估体系”“投贷联动”“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截至今年4月末,已发放科技贷245亿元,支持企业3429户。

随着一系列惠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题正有所缓解。业内专家建议,下一步,还要从金融、税收、社保、人才等多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陆 敏 杨 然)

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