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论坛 >  正文
“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规模初显,灵隐街道携手浙江大学共绘新蓝图
发布日期:2022-08-11

导语:

看着眼前失去两只前腿的小猫,“智能协作机器人创新工坊”的同学们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干脆为它安上两条“机械腿”吧。这般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座隐匿青山中、遥望见西湖的院子里,不过是这群年轻人的日常。

“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规模初显,灵隐街道携手浙江大学共绘新蓝图

立秋已过,炎热未消。青芝坞石虎山18号,三幢半围合式拼接的白色矮房如往常般静谧。白色外墙上只留一个“虎头”LOGO,仍保持“原生态”的水泥楼梯展现着内外一致的朴素。仅一年时间,引入的十二大创新工坊已开展得有声有色,不少瞄准世界前沿的“机器人科技”已在这深山矮房中悄然转化。

从工业遗存“七树园”到国之重器“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院内七棵苍劲挺拔的大树见证了它的腾笼换鸟。“我们学院12名教授牵头,在各自的工坊中不断研发拥有硬科技、黑科技的机器人技术。”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副院长侯迪波介绍,“眼下已有仿生腿足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使用。”

“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规模初显,灵隐街道携手浙江大学共绘新蓝图

街校合力,“师生团队”成科研主力军

闹中取静的“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也是属地灵隐街道牵手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打响“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的头炮。

基地紧挨着玉泉校区,师生们穿过半山腰的后门,步行只需十分钟。他们一有时间便埋首实验室,靠着能跑能跳的“绝影”四足机器人、搭载复杂传感设备的水陆巡航球形机器人、精准完整穿刺的医疗机器人等重大科研成果,为基地拿下了一块块沉甸甸的荣誉。

“疫情后,企业对工业搬运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加。”“共融机器人与人机交互创新工坊”领头人任沁源告诉记者,其团队助企研发的“小海豚”的低位托盘搬运产品靠体积小、承重强、适应场景广等优势成为产线物流和部分仓储行业的“新宠”。

“我们希望用机器人科技赋能传统制造业,通过人机’有效融合来助企提升产能。” 任沁源说。用科技转化价值,已成为“石虎山人”的共识,深海软体机器人项目、无人驾驶传感设备项目、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项目等初创型项目源源不断,蓄势待发。

“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规模初显,灵隐街道携手浙江大学共绘新蓝图

“打响了头炮,为我们继续推进产业带建设提振了信心。”灵隐街道主要负责人说,“今年年初,街道与浙大计算机软件学院共同打造的‘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园’已陆续投入使用。”与“石虎山模式”类似,师生团队合作攻克下领域内一个个难题。两周前,好消息传来,该院教授汤斯亮团队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参与研发的城市治理大数据智能关键技术,成为了“杭州智慧停车”与“萧山城市大脑”的技术支柱。

街企合力,“产学研创”初见成效

日头慢慢升起,石虎山基地里热闹了起来。三幢半小楼里,除了装进十二大创新工坊,还实打实引进了一批服务技术研发的上下游企业。“科技研发、创业孵化和人才培养都有空间,学生们管这里叫新型创业创新综合体。” 侯迪波说,“眼下已吸纳软体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生物机器人等25家机器人控制领域的行业先锋团队项目入驻,率先领跑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基地还有个小目标,五年内培育、引进至少二十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为任沁源团队研发“小海豚”机器人的源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入驻在基地,主攻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配合制造企业实现柔性制造和数字化升级。“这家企业超过8成员工全都是我们浙大机器人领域的毕业研究生,也算是校门口创业了。” 任沁源说,“充分把握资源汇聚的合力,让我们的‘产学研创’模式不断取得进展。”

针对两大基地内空间有限、项目科研实验场所不足、实践环节薄弱等共同问题,灵隐街道联合第三方运营公司调整布局,增设机器人实践空间、创客空间、共享实验室等区域,帮助项目在创业创新与专业人才培养上快速成长。

此外,两大基地通过借力“中电海康杯”硬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场创业活动,进一步帮助项目和人才实现产学研“碰撞”。

本月底,街道与浙大工程师学院合作成立的“浙江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将开始投用,“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三足鼎立之势基本成型,一片聚焦“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科技”的蓝图开始跃然纸上。“下一步,我们将与三大基地共同围绕创新创业,着力建设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培育、引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助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灵隐街道主要负责人说。

“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规模初显,灵隐街道携手浙江大学共绘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