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总台记者管昕 景明)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复函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创建南京、武汉、长沙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至此,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量已增至11个。
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什么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它将给相关产业和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工信部表示,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立足“谋改革、促应用、导经验”的定位,进一步强化应用导向,主动挖掘开拓应用场景,加速带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落地,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策机制层面勇于突破、先行先试,探索更多新模式。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参与了相关政策的研讨。他对记者介绍,先导区的价值在于先行和引导。“更多的是偏向于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和场景打造。从全国范围看,在做先导区之前,没有一个区域化的产业结果,所以想要在产业基础相对比较健全的地方做试点,先在某些区域形成一个标杆,其他地区可以效仿这些标杆进行应用。”
2019年,浦东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揭牌。此后,深圳、济南-青岛、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先后成为先导区。这次,南京、武汉、长沙加入“人工智能”国家队,背后有哪些区域性的布局考量?邹德宝表示:“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部地区进行过渡,今年又在南京、武汉和长沙分别构建了三个先导区,其实是在产业区域范围内的节点进行协同布局的补充。从应用层面来说,它主要实现的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它要做的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工信部表示,获批创建的先导区要发挥好各地产业基础,找准优势领域和发力重点,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比如,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立足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核心交汇点定位,进一步拓展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杜博对中国之声表示,场景应用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领域,武汉本身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集中在光电子产业,先导区的获批,为武汉其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新的产业价值或许就蕴藏在新的场景应用里。
“武汉市可以更好地去找一些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只有有场景,才能有比较好的发展,有场景才能实打实把产业落地。因为人工智能是个交叉的领域,它需要用智能的方式对传统的工艺模式进行升级。比如,通过基金的导入来吸引传统汽车行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大家一起攻关,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未来技术,能让传统的汽车找到新的增长点。”杜博说。
此次与武汉一同获批先导区的南京,科教资源丰富、软件产业基础扎实。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要充分挖掘电力、石化、钢铁、汽车等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开拓制造、能源、文旅、消费、教育等典型场景,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引导形成更大规模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对记者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已被纳入南京创新型产业体系,成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先导区对南京的利好政策,在于怎么发挥南京市的科教资源,包括人工智能资源,而且南京也是中国软件名城,这两个结合起来,如何产生更大的化学作用?政策方面要给予倾斜,现在已经在做了,下一步会开放一些应用场景,做一些关键技术攻关,把人工智能作为一个重点方向。”
南京市工信局表示,南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和服务已涵盖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集聚了400多家重点企业,形成了以中国(南京)智谷、中国(南京)软件谷、江北新区等重点板块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南京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办主任梁菊华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在跟我们江北新区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北新区支撑产业是石化、钢铁、轨道交通,这些企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把自己的信息板块剥离了,延伸到解决方案,或者延伸到做终端机器人。不仅对它的供应链进行信息化管理,甚至它也有一些终端产品,比如物流机器人等来赋能它的制造业。”
人工智能,不仅已在逐步升级我国传统制造业,也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测温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爬墙机器人、汽车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在餐厅、生活、工厂等场景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人们的“智能帮手”。
邹德宝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处于赋能千行百业的阶段,智能技术和应用场景正在深度融合。“比如现在的一些技术,它可以把个人数据整合在一块,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形成针对于我们个人的诊疗方案,诊疗方案更加具有靶向性和精准性。”
曾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的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龚怡宏对中国之声表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应用领域,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人脸识别,可以从几千万、上亿个人脸库里,把一个人给识别出来。将来可能就会做到,井下完全无人操作,远程操控。我们国家下一个人工智能应用,能够给产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应用,可能就是无人驾驶。”